国际利来老牌最给力提供各种规格硅碳棒/热电偶保护管
全国咨询热线:

点“废”成金蹚新路——河北唐山三孚硅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循环经济纪实

来源:国际利来老牌最给力    发布时间:2025-08-12 00:29:30 人气:1 次

  走进位于河北唐山市曹妃甸区的唐山三孚硅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三孚股份”),处处是繁忙的生产景象,一辆辆大型槽罐车整装待发。

  “我们生产的高纯四氯化硅市场需求旺盛,产线始终保持高负荷运转。”三孚股份高纯四氯化硅车间主任郭杰和记者说,企业主要生产三氯氢硅、四氯化硅、氢氧化钾、硫酸钾等化工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光伏、光纤、精细化工等领域。

  成立十几年来,三孚股份从单一产品三氯氢硅起步,通过不断延伸产业链、研发新技术、发展循环经济,逐渐形成“两硅两钾”数十个产品配套矩阵,出售的收益、企业利润实现迅速增加。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出售的收益20.53亿元、利润6.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42%、152.27%。

  “精细化工行业的工艺技术竞争很激烈,企业只有不停地改进革新创造,研发特色产品,才能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三孚股份董事会秘书刘默洋说。去年,三孚股份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一家工业公司能否实现健康长远发展,最关键的是能否持续给社会提供性能好价格低的产品。创新创造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核心支点。”在产品展示室,三孚股份办公室主任王宝杰说。

  高纯四氯化硅的开发,是三孚股份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的第一步尝试。公司刚成立时,主要生产三氯氢硅,其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同时产出的四氯化硅属于危险化学品,不好处理,卖到市场上也价格低。如何有效提升其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通过深入调研国内国际市场前沿信息,我们了解到,高纯四氯化硅其实是生产光纤预制棒产品的重要原料,四氯化硅的纯度越高、杂质越少,光纤信号衰减率越小。”郭杰说,光纤光缆是信息通信传输的重要载体,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反复琢磨后,公司下定决心生产高纯四氯化硅。

  没有可参考的经验、没有研发技术路径,怎么办?三孚股份积极与大学、科研院所寻求合作,共建产学研联盟,邀请多位专家教授到企业合作研发设备制造和工艺路径。

  研发遇到的困难比想象的还要多。“联合攻关团队凭着‘一根筋’的执着,在一次次试验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在攻关阶段,有的同事把行军床搬到了实验室。”郭杰说。

  经过不懈努力,联合攻关团队“啃”下一个个技术难题,四氯化硅产品的精纯度一点点提高,最终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公司生产的高纯四氯化硅不仅被国内领先的光纤预制棒生产企业采用,还出口到国际市场。

  高纯四氯化硅研制成功,增添了三孚股份加大科学技术创新的信心和决心,在电子级二氯二氢硅、电子级三氯氢硅、硅烷偶联剂等高技术产品的开发上接连取得新进展。

  截至目前,三孚股份共实施创新创造项目上千项,拥有授权专利94项;参与制定《电子工业用二氯硅烷》《电子级工业用四氯化硅》国家标准、参与修订《工业三氯氢硅》国家标准。

  在三孚股份生产技术部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示意图,上面有序排列着不一样的产品的名称,并用不一样的颜色的箭头指引和连接。

  “这是公司的循环产业链示意图,上面每个方框中都标注了主打产品的名称。通过种种颜色的箭头,我们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出,10多种基本的产品的上下游延伸关系,每一个产品产生的副产品都成为下一个产品的原材料。”王宝杰说。

  做好生产路径的顶层设计,关系到公司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仅限于头痛医头、脚疼治脚的简单设计,公司不可能取得显著效益。”王宝杰说,三孚股份组建以来,立足自身优势,优化产业体系,坚持走生态优先、循环发展的精细化发展道路,逐步确定了以硅系列新产品延伸为主要发展链条,以氢氧化钾、硫酸钾系列新产品为配套链条的“两硅两钾”发展路径,对这条路径上产生的全部副产品都尽可能地进行深度开发,力求让所有废弃物都做到物尽其用。

  找准循环经济发展趋势之后,三孚股份牢牢把握机会,逐渐完备循环经济链条。气相白炭黑产品可作为硅系列新产品深度开发的延续产品,三孚股份出资收购一家相关企业,实现了气相白炭黑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所需四氯化硅原料全部自供,经营业绩大幅度的提高,仅半年时间就实现盈利2800万元。

  坚持规划先行,三孚股份一年一个台阶,实现稳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2011年,建成年产5.6万吨氢氧化钾项目;2014年,谋划建设年产10万吨硫酸钾项目并于2016年建成投产;2015年,高纯四氯化硅一期项目试车投产;2017年,投建电子级二氯二氢硅及电子级三氯氢硅项目并于2021年正式投产;2019年,投建硅烷偶联剂中间体项目;2021年至2022年,投建三氯氢硅项目和三氯氢硅扩建项目。

  在不断完善链条过程中,以三氯氢硅为核心产品的循环经济产业矩阵逐步形成。三氯氢硅产品本身作为电子级二氯二氢硅、电子级三氯氢硅、硅烷偶联剂产品的原材料,其生产系统产出的普通四氯化硅可作为高纯四氯化硅生产所需原材料,余能余热回收供应生产系统循环利用,高纯四氯化硅产品提纯后的尾料四氯化硅可用来生产气相二氧化硅,副产品氢气作为氢氧化钾生产所需能源;氢氧化钾和硫酸钾生产系统的副产品氯化氢,又可作为三氯氢硅产品的原材料,实现三氯氢硅生产用氯化氢内部供应。

  “循环系统中的各种物料均直接通过管道运送至各生产系统,在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保证了原材料质量和供应及时性。”刘默洋和记者说,“公司还对循环链条进行精准有效调控,比如,某个商品市场行情很好,就扩大生产销售;某个商品市场行情不好,就更多用于内部循环。这种调控逐步提升了整体效益。”

  通过持续对循环经济优化布局,“两硅两钾”产业链条形成,三孚股份内部实现协调联动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吃干榨尽,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大幅度降低,走出一条生态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双赢的高水平发展之路。

  在一大片高塔和无数管廊为一体的生产区之间,有一幢白色建筑矗立。这是三孚股份整个工厂的核心管控区,生产程序由这个中控室进行指挥和监控。

  走进中控室,一个硕大的指挥平台前方近百平方米的墙面上,许多液晶模块组合成两块巨大的监控屏幕。随着操作员的鼠标来回移动,公司近千亩生产场地、密密麻麻的连接管线、数十座化学反应高塔尽收眼底。

  “随着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为了进一步规范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益,公司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刘默洋说,企业成立品质管理部,理顺内部质量管理,并把着力点放在管理系统改造升级上,投入数千万元用于自动化智慧管理平台建设。

  智慧管理平台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综合运用,控制和集成了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信息的有效共享和有效利用,实现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有效接轨,管理成本降低三成以上,产品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展。

  “以前,每一种产品诞生都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要做到精准控制,就需要建一套监控指挥系统,并安排人员值守操作。现在,一个中控平台加上两名操作人员,就可以使所有工艺流程无障碍运转,不仅节省数十名操作人员,提升生产效率,还实现所有设备智慧化管理,提高了生产安全性。”刘默洋说。

  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三孚股份循环经济产业链条运转更加顺畅。“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半导体硅材料用量持续不断的增加。为此,公司在目前三氯氢硅生产线万吨/年三氯氢硅生产线,并将持续布局硅基产品领域,聚焦更先进应用,探索高速度、高质量相结合的发展新路。”刘默洋说。 (经济日报记者 宋美倩)